首页 > 实时讯息 >

77岁老人为何“赖上”派出所?静安警方“以租代养”破解安置困局

2025-05-07 09:12:00

近日,静安区蓝色港湾福利院迎来一位特殊的入住老人——77岁的熊阿婆。她在静安公安分局芷江西路派出所、社区居委会和民政部门的多方护送下,结束了“流浪生活”,开启了安稳的晚年生活。

这是一场漫长跌宕的温情救助行动。去年7月,患有重度老年痴呆的熊阿婆在静安区大统路933弄小区摔倒,腿部受伤,被热心市民发现并送往芷江西路派出所,由民警和居委干部陪同就医。但老人完诊后不愿返回五楼的住所,反倒又折返至派出所过夜。此后,独居的熊阿婆多次到访滞留派出所。为此,派出所启动“三所联动”机制,联合居委会尝试为老人租赁一楼房屋并配备看护人员,但因老人记忆衰退、性格固执,方案未能奏效。

当安置遇阻,民警将突破口转向亲情纽带。社区民警发现,熊阿婆在沪唯一的女儿始终回避沟通,甚至多次拒接电话、拒不开门。“我重度抑郁,别逼我!”面对民警上门,熊阿婆的女儿情绪激动。但民警并未放弃,转而通过其信任的居委会主任搭建沟通桥梁,同步开展“法理情”三重疏导:明确告知赡养义务的法律底线,倾听其作为单亲家庭经济拮据、无力全天候照护失智母亲的现实困境,承诺“我们一同分担压力”。

针对“子女有心无力、政府难以包办”的现实矛盾,静安警方建议尝试“以租代养”的方案:将老人名下房屋出租补贴养老院费用,首季费用由民政部门托底。为确保安置安全,转运当天,警方协调120救护车全程护送,社区民警、居委会干部陪同,家属随行签署监护承诺书。如今在福利院里,熊阿婆有了专属护理员,社区民警每月回访机制更让家属吃下“定心丸”。

从凛冬到阳春的数月奔徙,终见曙光。“过去,这类警情容易陷入‘程序性处置’,但现在我们更关注根源性化解。”芷江西路派出所所长谢龙告诉记者,通过统筹法律刚性、情感柔性、社会韧性,警方与民政、社区形成“问题共解、责任共担”的治理闭环。数据显示,静安警方今年已通过“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解决特殊群体矛盾难题20余起。

谢龙表示,此案例的价值不仅在于解决个体困境,更在于构建了“政府引导、家庭主责、社会支撑”的可持续养老模式,为应对老龄化社会复杂照护需求提供了实践样本。

原标题:《77岁老人为何“赖上”派出所?静安警方“以租代养”破解安置困局》

栏目编辑:顾莹颖 题图来源:静安公安 图片来源:静安公安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陈佳琳 通讯员 宋一江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美格网 赣ICP备202200843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