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三角钉”:恶意扎胎频现,不少商家销售量超十万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高祥
近日,“青甘大环线3车12胎被扎报废”的消息,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该博主发视频称,在青甘大环线大柴旦至敦煌方向453km处的正规非铺装道路遭遇三角钉扎胎,导致三辆车12条轮胎报废,最多一条扎了30多颗钉子。
司机群体对于三角钉并不陌生,它4个尖刺总有一面朝上,车辆一旦压到几乎不能幸免。正因如此,三角钉成了不少司机的梦魇。
但记者发现,这种似乎专为扎胎而生的东西一直在网购平台公然售卖,不少商家的销量甚至达到了惊人的十万加。如此“黑心”生意该如何规范,商家和平台又该承担何种责任?
青甘大环线多车被扎报废
“这不是谋财,这是害命。”
近日,一名博主发视频称,在青甘大环线大柴旦至敦煌方向的道路上遭遇三角钉扎胎,3辆车12条轮胎全部报废。“一条轮胎上最多的被扎了三四十个钉子。”

图片来源:博主“探寻荒野宝藏地—大鹏”
该博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路上全是扎胎器,附近没有修车点,也没有信号。当时全靠自己修补了三四十个洞眼,修好之后继续走,走到半路又被扎了。博主还表示,自己进入的是正规非铺装道路,设施齐全,并强调“路口也没有任何提示说不能进入”。
7月10日,青海大柴旦行政委员会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称,视频中所述道路位于大柴旦至敦煌方向G3011柳格高速K455km左转进便道41公里处,事发地隶属甘肃省阿克塞县管辖。联合调查组正会同阿克塞县有关部门,就视频反映的有关问题进行调查。
在相关视频下,不少网友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身处大西北,周围还没有信号,一旦出事真的没办法。”“太缺德,必须严查严惩。”
7月12日,甘肃阿克塞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7月9日晚,发现“青甘大环线三车12胎被扎”网络短视频后,甘肃省阿克塞县警方立即开展调查。7月11日,将犯罪嫌疑人马某某(男,现年52岁)、李某某(男,现年57岁)抓获。
经查,马某某、李某某与他人发生矛盾,遂在对方经过路段抛撒扎胎钉实施报复。事发路段地处青甘交界处的甘肃省阿克塞县阿伊纳乡,为牧场砂砾路,距离G3011柳格高速青甘大环线41公里。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公安机关将加大辖区路段巡查管控,确保游客出行安全。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阿塞克公安”
与此同时,网友也觉得,及时调查、严肃查处固然必要,但源头治理同样重要,对三角钉的运输、销售等环节,都应该有更严格的规范。
网购平台公然销售扎胎钉
“你们买这个都是干啥用的?”“扎车胎”
在网购平台的商品链接的“问大家”模块里,有顾客询问这款产品的用途,购买过这款产品的用户直接表示“扎车胎”。还有顾客疑问“这缺德的玩意,这个干嘛用?扔在马路上车毁人亡。”

图片来源:网购平台截图
记者以“三角钉”等关键词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搜索,不少人都有过车胎被扎的经历。
一位自驾爱好者分享了自己去往湖南清江湖露营的故事,才刚到目的地,几台车就都被三角钉扎漏气。“不光车胎被扎,鞋子也被扎,幸好鞋底厚没扎到脚。 晚上把两个轮胎拖到外面去补胎,折腾了4个多小时。”这名自驾爱好者还表示,修车店老板称这不是第1批被三角钉扎的车,前几天也有车到他那里修理,三角钉都还留在修理店里。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一位吉林网友称,自己与母亲外出散步时,母亲在回家途中不慎踩中三角钉,被扎伤了脚。当时一位路人一眼认出这是用来扎车的钉子。网友表示心有余悸,“差一点我也踩到了。”随后,他们一起在路上捡了大约10个三角钉,并立即送往派出所。
记者发现,在多家电商平台,以三角钉、铁蒺藜为名的商品在平台上均有多家商户销售,有店铺的三角钉销量过万,甚至超十万。
多数商家将此类物品的用途写作学校单位安保、院墙防盗、修补鞋子等,并标注保密发货字样,但并不会直接写明“扎车胎”等。当记者询问用途时,商家会警惕地表示,如用于非法活动,与本店铺无关。

图片来源:网购平台截图
还有商家向记者表示,这款商品可以挂可以焊接,让您的院墙更加安全。“它属于五金,并不是平台的违规商品。”
但大多数网友对“三角钉”这类商品持否定态度,也有测评博主在测评之后发问“这个坑人的产品,怎么还能明目张胆地公开销售?”
随后,记者询问多家电商平台客服,有客服表示,消费者发现疑似违规商品,可以发起举报,平台会有专人进行审核处理。平台也会持续加强商家管控,避免违规商品的售卖行为发生。
恶意投放三角钉或涉刑责
记者发现,被称为“扎胎神器”的三角钉屡屡出现在刑事案件之中。近年来,国内已经发生多起恶意投放三角钉致他人车辆损毁而被判刑的案例。

图片来源:网购平台截图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君律师告诉记者,从法律实务来看,三角钉这类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商品,平台和商家的售卖行为必须严守合规底线,出事时的责任也有明确法律边界。
比如平台义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平台不能只当“甩手掌柜”,得实打实地审核商家资质和商品信息。具体到三角钉,至少要做到三点:一是过滤掉“毁胎神器”“报复乱停车”这类明显带违法导向的宣传词;二是要求商家证明商品有合法用途,比如工业防护、特殊安保,拿不出的就得下架;三是盯着那些“批量买”“保密发”的订单,这类异常交易得人工复核,防止流向不法用途。
另外,商家这边更不能含糊。首先,卖的三角钉得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安全标准,那种“四个尖刺必朝上”的设计,明显超出合理防护范围,本身就可能被认定为“缺陷产品”。其次,绝对不能用暗示违法的话术诱导销售,哪怕标了“禁止非法使用”,但宣传里总提“瞬间扎爆胎”,照样可能被认定为违规。还有,交易记录得留至少三年,万一出事,能配合警方溯源。
“真出了事,责任可轻可重。刑事上,要是商家明知买家买去撒在公共道路上还敢卖,那就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共犯,参考广西那个案子,判三年以上不新鲜。”张君表示,平台要是明知道商家在卖违规三角钉却不管,民事上得承担连带责任,行政部门还能对它进行处罚。对于商家,轻则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重则可能因产品缺陷承担赔偿责任,甚至涉刑。
而对于恶意投放三角钉的个人,轻者是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严重点就可能涉及行政处罚,后果再严重就很可能涉及刑事责任。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