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2025年全市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第一讲暨全市县处级“一把手”任职培训班部分学员学习体会摘要
荆州新闻网消息(见习记者 周安一 记者 卢艳 徐欢欢)7月22日上午,2025年全市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第一讲暨全市县处级“一把手”任职培训班开班式在市委党校举行。培训班上,全体学员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 当好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这一主题,认真学习、深入思考、热烈讨论。
松滋市委书记、市长汪卫:奋勇争先扛牢经济大县使命
此次培训是一场启迪思想的“及时雨”、一把破解难题的“金钥匙”、一份指导实践的“说明书”,坚定了松滋市助力荆州建设先行区、当好排头兵的信心决心。
松滋市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进取的状态奋力冲刺全国百强县。坚持“兴一方经济”,紧抓发展第一要务,集中精力抓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全力打造“1115”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富一方百姓”,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松滋人民。坚持“建一方文明”,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弘扬“三大精神”,擦亮文化品牌,做强文化产业。坚持“保一方稳定”,坚决守牢安全、稳定、生态底线,全力构筑维护社会稳定坚实防线,扛牢经济大县使命,奋勇争先,为加快打造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努力当好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荆发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克平:走出高质量发展“荆发路径”
荆发控股集团将聚力实施“四大战略”,加强园区建设,推进产城融合,促进产业发展,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荆发路径”。
荆发控股集团将以产业强基为核心,把产业园区作为承载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集群的核心载体,以实打实的投入筑牢发展根基。以绿色崛起为导向,构建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让产业发展、城市升级与生态改善形成良性循环。以枢纽壮腰为契机,按照“通道+产业+平台”的思路,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通道经济、外向型经济,把枢纽潜力转化为开放动能,为产业发展开辟更广阔空间。以文化铸魂为引领,凝聚国企担当与发展合力,在产业园区提质、产城融合提效、产业发展提速中展现新作为,为荆州经开区冲刺千亿园区、荆州冲刺百强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荆发力量”,在荆州当好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征程中,写下国企担当的鲜明注脚。
荆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孔维君:以高效政务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政务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前沿阵地和形象窗口,我将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聚焦企业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将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推动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同时强化数字赋能,主动拥抱数字化浪潮,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
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全面提升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水平,强化窗口队伍建设、评价结果运用,形成评价、反馈、整改、监督的闭环管理。积极探索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模式,擦亮“荆心十办”政务服务品牌,带领中心广大干部以“排头兵”的姿态,把政务服务打造成荆州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为荆州当好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贡献政务力量。
石首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超:抓实工业主根基塑造经济新动能
2024年,石首经济开发区实现“6个8”指标实现稳增,6个亿元项目落地入园;主导产业企稳攀升,产值占比达75.9%,同比增长近7%;金开投支撑保障良好,年争取项目资金过13亿元。
工业经济发展,事关石首建功“支点建设”,开发区责无旁贷。石首经济开发区将切实增强支点意识、提升发展质效,结合省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等级C升D与省级化工园区认定复核、建设光大铸管湖北省重点项目、建设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三项特色亮点,抓实工业主根基、塑造经济新动能,努力争先进位,争创省级先进开发区。2025年,力争实现园区新增规模企业16家,完成工业产值200亿元,完成工业投资90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家。
同时,建立完善“办事不出园区(9210)”机制,争创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努力入选中国工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助力石首“打造门户、建设示范、抢占先机”,加快实现县域崛起。
沙市区委副书记、区长郭熙胜:奋力冲刺千亿城区勇挑大梁走在前列
沙市区将不断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整体提升“七力”,坚决做到“四个一”,以冲刺千亿城区的实干实绩,在荆州“建设先行区、当好排头兵”中勇挑大梁、走在前列。
一片丹心铸忠诚,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一心一意谋发展,主动把沙市发展放到支点建设大局中谋划推进,立足区域资源与区位优势,坚定不移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紧盯“三年攻坚、五年再造、十年跨越”的“3510”目标,按照“一年一百亿、三年冲千亿”的整体谋划,力争2027年GDP达1000亿元,持续擦亮“三楚名镇”“百年商埠”“江汉明珠”等沙市名片;一腔赤诚惠民生,用心用情办好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好事、实事;一身正气重勤廉,始终把廉洁从政的要求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动上明确底线。沙市区将进一步优结构、育特色、壮企业,提升产业能级,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
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盛斌:建设支撑区域发展的重要“健康支点”
省委赋予荆州“当好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使命,与健康中国战略深度契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将擎旗奋进、“医”心为民,在服务荆州高质量发展中谱写健康中国新篇章。
锚定“四大战略”坐标,我们将加强与生物医药企业、康养机构协同,打造“医疗+”和智慧医院产业集群,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布局,深挖中医药文化、红色医疗史等资源,构建医疗健康服务新格局。
围绕“七个能力”提升,将加强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建设,增强创新策源力,实施科研平台升级工程;重点发展血吸虫病救治等特色专科;与省级医院合作,加强专科联盟建设,扩大开放辐射力。
建设先行区、当好排头兵,卫生健康事业是基础工程和民生保障。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将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级、科研创新策源力、健康管理辐射力和可持续发展韧劲,努力打造支撑区域发展的重要“健康支点”。
沙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罗长城:以工业担当助力支点建设
沙市经济开发区作为沙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主引擎,将立足岗位、奋勇争先,聚力打造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科技创新引领区、营商环境样板区,以工业担当助力支点建设。力争下半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8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实现“破零”,协议总投资超10亿元。
作为沙市经济开发区负责人,我将锤炼领导能力和工作本领,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领域,大力开展强基提能工程,加强干部培训教育,促进干部成为精通业务的“专家标兵”、推动发展的“行家里手”。
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主动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持续营造正气充盈、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生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动沙市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为荆州建设先行区、当好排头兵贡献更多力量。
洪湖市瞿家湾镇党委书记定明嵩:打造全国知名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本次培训着眼于荆州“打造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争当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战略目标,为基层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遵循。
作为瞿家湾镇党委书记,我将结合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底蕴与水乡生态优势,聚焦红色文旅主业,全力打造两条精品旅游线路、推进三个核心景区建设、举办多彩四季旅游系列活动。坚决扛起生态保护大旗,深入推进洪湖流域综合治理,持续开展常态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争当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和实践者。
锚定打造全国知名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将灵活运用市场手段,推动旅游景区高水平建设;善于运用改革办法,优化管理机制体质;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全力保障社会大局稳定,坚决守牢“安全、稳定、生态、民生”四条底线,切实推进瞿家湾红色小镇建设,为荆州加快打造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贡献瞿家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