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雄安这款玩具会讲180种语言

8月4日,在中国(雄安新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晾马台产业园直播间内,主播正在向网友介绍一款AI毛绒玩具。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李 畅摄
近日,走进中国(雄安新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晾马台产业园,记者看到工人们正熟练地给各类毛绒玩具打包,准备发往国内和欧洲、日韩市场。
位于晾马台产业园的雄浦深研发中心内,研发人员正在调试一款海外版AI毛绒玩具的语音适配系统,不时有一串法语问候从憨态可掬的玩具口中传出。这款支持180种语言的智能毛绒玩具,即将亮相今秋广交会。
“容城县毛绒玩具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快速腾飞始于拥抱电商。”河北海发玩具有限公司负责人康静说,园区提供从平台对接、物流仓储到人才孵化的一站式跨境电商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近些年,园区不断组织免费专业电商培训,请专业人员为企业讲解平台规则及运营技巧。成熟的孵化体系不仅降低了企业转型门槛,还孵化出一大批电商企业。目前,这里线上线下已入驻企业3000余家。
“这只小狐狸还会成语接龙、远程陪伴、拍打哄睡呢,能做小朋友的贴心好朋友……”直播间里,主播正在镜头前介绍一款AI智能毛绒玩具国内版。
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园区内不少公司将突破口放在了科技赋能上。康静介绍,这款AI智能毛绒玩具就是由公司和一家雄安科技企业共同研发,从构思到正式上市历经三年时间。目前,这款AI玩具国内版在半年时间售出两万余个。为了开拓海外市场,该团队攻克多语言深度交互难题,让玩具适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习惯。
除了产品与海外市场的适配度,“出海”还需畅通与客户的沟通渠道。“过去,我们的产品多依赖义乌等地集散中转,企业难以直面国际消费者,客户喜欢什么款式、有什么具体要求,我们无法第一时间了解。晾马台产业园的设立,为企业搭建了直通海外的‘高速路’。”康静指着一个个热闹的直播间说,比如跨境电商直播,之前他们对TikTok(抖音国际版)、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平台并不熟悉,如今,产业园不仅能让大家及时获取海外市场的一手消息,还通过专业培训,让商家直接面向全球顾客,海外消费者在直播间里点赞、评论、下单。哪款熊猫玩偶在法国受欢迎,哪个大象造型在韩国被问得多,门店马上就能捕捉到这些信息,针对性备货、优化设计。
采访结束时,园区内一家家门店的直播灯渐次亮起。镜头前,主播们流利地切换不同语言,向全球观众展示手中的玩偶。晾马台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将持续优化服务,针对企业在外贸翻译、国际产品标准认证等方面的需求提供精准支持,助力更多本土企业,借助跨境电商的东风扬帆远航。(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李 畅)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