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六一”儿童节消费提示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六一”儿童节消费提示
中国甘肃网5月26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沈文刚)“六一”儿童节将至,为切实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六一”儿童节消费提示,提醒广大家长增强判断能力和防范意识,科学理性消费,确保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儿童节。
儿童玩具消费提示
查看合格证明与认证标志。我国对玩具生产有明确的规范,对玩具的物理机械性能、燃烧性能和重金属溶出量做了明确的规定,以保证玩具不会对儿童造成伤害。家长在为孩子选择玩具时,需查看外包装的产品标准与产品合格证明。其中电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乘骑车辆玩具要有3C认证,凡是符合规范的玩具都在外包装上标有3C标志,在购买此类一定要选择有3C标志的产品,勿让劣质玩具伤害到儿童。
购买时请认真阅读玩具上的所有警示(警告)、使用说明及标识。在购买玩具时,父母一定要认真阅读玩具上的说明书,关注产品的重要警示(警告)、适用年龄、适用场所、使用方法、电池安全使用说明、维护保养说明、所用材质的安全性等,可将儿童在玩具使用中受到的潜在危险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避免误用玩具的危险发生。
按年龄选购。儿童玩具的设计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与儿童,如果年龄较小的婴幼儿玩耍大童玩具,很可能会因小零件、锐利边缘、弹射物等造成伤害。因此父母在选购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具体生理发育状况、智力水平进行选择,切忌购买那些超过年龄段的玩具,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认真检查玩具及其零部件的外观与结构。购买玩具时,家长应检查一下玩具及其零部件的外观与结构,查看玩具是否存在锐利的毛边或尖角、尖端,螺丝是否容易松脱,留意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
毛绒玩具需注意填充物是否洁净、外表面是否存在掉毛、掉色的情况。同时要注意部分毛绒玩具带有线、绳、花边、网、链等部件,有些丝带或绳子形成的绳圈过大,可以套过儿童头部,容易对儿童造成勒伤危险。部分毛绒玩具还存在小零件窒息的危险,如未粘牢或者未缝制牢固的眼珠、鼻子,纽扣等,这些小零件在儿童玩耍过程中被扯落后,都有可能吞食造成窒息危险。最后就是要注意毛绒玩具应远离火源,避免产生火灾危害。
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消费提示
婴幼儿皮肤娇嫩,抵抗力低,且没有自主防护意识,家长在挑选童装时要更加细心谨慎。如何才能选到安全正规的童装呢?只需要家长们学会看懂服装标识,衣服优劣一目了然。选购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看吊牌
正规厂家生产的服装上都会有吊牌和洗水标,而且标签上的比如:品名、原材料成分和含量、规格型号、执行标准、安全类别、等级、生产厂家、产地、电话、洗涤方法等信息内容较为完备。有些吊牌上的内容极其简单的衣服最好别给宝宝买。
看面料
宝宝的衣服最好选择纯棉等天然材料,尤其是贴身的衣物,面料选择更加马虎不得。只要是宝宝贴身使用的纺织品类物品都是需要注意的。
看颜色
给孩子挑选贴身衣物时最好选择浅色系列的,因为衣服的颜色越深、印花越多通常意味着衣服染料中的有害物质也更多。
看等级
正规服装吊牌上都会标注该服装的产品等级,依次为合格品、一等品、优等品。优等品很少见,品牌服饰可以做到一等品级别,普通服饰多为合格品。
看安全技术类别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参考指标。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安全技术要求分为A类、B类和C类,其中A类要求最高,其次是B类,C类是最基本要求。具体可参照《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GB31701-2015)予以选购。
千万别忽略了服装中的甲醛
如果衣服或睡袋上的甲醛超标,很容易造成宝宝皮肤过敏。目前A类婴幼儿用品,要求甲醛含量≤20mg/kg,所以选择安全技术类别为A类的产品最为保险。另外,甲醛是可以溶于水的,所以新买来的宝宝衣服必须认真洗晒后再穿,最好多漂洗几次。
提高着装安全意识
给宝宝挑选衣服的安全防范意识也很重要。小宝宝们都很喜欢撕咬衣服,所以孩子的衣服上最好不要有容易撕扯下来的小物件,比如扣子、亮钻、蝴蝶结等,如果设计不合理同样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另外,国家规定婴幼儿及7岁以下儿童服装的头部和颈部不应有任何绳带,以免造成宝宝绕颈窒息等危险。
来源:中国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