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办事”与“有人发展”的良性循环
2025-08-08 07:22:00
陈登辉 谢雨欣
芙蓉区东岸街道东屯村为今年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学生彭怡茗颁发一万元奖学金,这不仅是个人荣耀,更是乡村发展的生动写照。一个村,二十载,持之以恒的奖学实践,其背后是集体经济从贫弱到富强的坚实支撑。
曾经的东屯村面临集体企业亏损、资产不足的困境。转折点在于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支撑”的特色路径——通过集体土地流转、房屋租金和村属企业的多元发展,集体经济年均收入突破两千万元,账面资金积累上亿元。物质基础的质变,使持续二十年的教育投入成为可能。
奖学金发放标准的差异化设计,更体现务实智慧。从考上专科院校到双一流高校,既肯定卓越也不忽视平凡,既激励拔尖人才也普惠广大学生,激发更多孩子向上攀登的动力。
东屯村的启示在于,乡村振兴需要物质与精神的双轮驱动。集体经济发展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而持续教育投入则解决“有人发展”的课题。以此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村民福利持续上涨,奖学金成为制度安排,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腰包鼓了底气足!芙蓉区东屯村坚持20年,给考上大学的学生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