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让法治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安康市汉阴县“八五”普法工作回眸

2025-07-24 17:16:00

“八五”普法规划启动以来,安康市汉阴县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工作与法治实践活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强化组织领导,全面推进“八五”普法各项任务。印发《“八五”普法规划》《汉阴县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细则》等重要文件,县人大依法作出了《“八五”普法决议》。县委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动县人大、政府、政协和其他部门依法履行职责,2022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先后16次专题听取法治建设相关情况汇报,并对法治建设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修订完善《汉阴县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明确重要节点时间“谁执法谁普法”宣传任务,实行“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活动,适时编发“普法重要工作提示单”“普法重点任务督办单”,夯实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

强化思想引领,夯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推动各级各部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纳入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个领域,不断夯实思想根基。夯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每年定期召开县委书记点评法治工作会议,2021年以来共有8个部门和8个镇进行现场述法,其他各镇各部门书面述法全覆盖。加强基层法治人才培训,将法治建设培训内容纳入全县主体培训班必学课程。全县举办法治类培训班24期、“法治大讲堂”12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治政府建设、乡村治理、常用法律法规进行系统培训,全面强化法治思维与依法行政能力,培训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和驻村第一书记1万余人次。

围绕重点对象与重点内容,提升“八五”普法精准度。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严格执行党委(组)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领导干部学法、任前考法、年终述法等制度,每年开展一次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强化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培训。汉阴县司法局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法律进学校”宣传周活动,共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400余场次。深化宪法和民法典等重点内容宣传,到村、社区、企业、集镇等开展法律知识宣传1300余场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宣传品20万余份。县司法局组织开展法治电影进乡村巡回演出活动220余场次,形成了全市独有的“普法+法治文化”的特色普法品牌,用好“321”基层治理模式推进民法典宣传活动入选中国法律服务网司法行政典型案例。

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融合,提升基层治理质效。推行“三线两化一平台”基层治理模式,构建起覆盖全域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创造性地发挥了三级网格员在“三治”融合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有力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创新干部说法说政策、群众说事说心声、大事要事民主协商的“两说一商”工作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和法治乡村建设。试点推进镇综合执法改革,创新推行“村社区吹哨、执法队报到,镇呼县应、上下联动”的镇综合执法工作机制,形成了“三张清单明权责、一个平台管调度、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网络连百姓”的“县镇一体、条抓块统”执法格局。

深化法治乡村建设,筑牢乡村法治根基。汉阴县司法局扎实推进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县遴选乡村“法律明白人”1745名,覆盖全县10个镇160个村(社区)。推进“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2022年以来连续三年对“法律明白人”及人民调解员进行全员培训,全面提升“法律明白人”培养质效。持续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了以花月湾法治文化公园为代表的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高质量法治文化阵地集群,全县各村(社区)实现至少有1个法治宣传栏(橱窗)、法治图书室、法治文化墙(广场)等法治文化阵地。持续推动各类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成效巩固提升,已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村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5个,通过示范引领,促进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作者:何远利(汉阴司法局)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美格网 赣ICP备202200843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