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城投奋进十年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综合体项目。

浙江宁波奉化中交未来城。

广州南沙新明珠湾灵山岛尖城市开发建设项目。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那标志性的“鲸舟”造型上,整个港口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这座由中交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交城投”)投资建设并运营的亚洲最大邮轮母港之一,正以她独有的魅力和活力,见证了中交城投奋进十年建设美好城市的辉煌历程。
回首10载风雨,中交城投始终坚守“让世界更畅通、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坚定做强做大做优“大城市”业务的主责主业,高度契合地方需求和发展实际,开创了引领行业发展的“城市综合开发+”模式,着力推动城市活力提升与现代化建设同频同步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央企智慧和力量。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2015年,中交城投在广州南沙正式挂牌成立,依托其母公司——世界500强央企中交集团的强大产业链优势,深度融入南沙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发展脉络之中。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与深化,中交城投紧跟国家战略的步伐,从大湾区到长三角,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城市综合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中交城投也因此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工人先锋号、国家优质工程奖等3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奖项。
“从集团给我们31亿元资金,到现在我们大概有300亿元净资产,900亿元总资产,应该说我们圆满完成了第一个十年的目标。”中交城投党委书记、董事长丁仁军表示,中交城投并不满足于当前取得的成就,“我们今年的目标是把净资产收益率进一步提高,把低效无效资产进一步压缩,能够保证总资产合理增长。我们希望最好能做到利润增长速度超过资产增长速度,提升全部资产运营的效率。”
回望10年征程,中交城投坚持履行央企责任,引领行业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荣获集团经营业绩考核8连“A”、成为集团“大城市”战略领军企业和创新引领者,总资产规模已翻了7倍,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丁仁军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中交城投深入贯彻“六个坚持”的发展路线。
坚持党建引领、融入中心。作为中交城投的创始人之一,丁仁军认为坚持党建引领、融入中心对中交城投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中交城投深入贯彻两个“一以贯之”重大要求,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着力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把党建融入经营生产、深化改革和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企业发展的方向不走偏、动作不越位、速度不停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战略定力、践行使命。国有企业是国家战略和安全的支撑与保障力量。中交城投奋力扛起央企使命,始终紧跟国家战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在“两湾一江”核心城市、核心区域布局,精心打造优质项目、建设“好城市”、开发“好房子”、营造“好服务”。
坚持突出主业、专注专业。中交城投始终坚定践行“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城市发展商”的发展目标,树牢中交集团“大城市”战略领军企业和创新引领者标杆,围绕城市发展趋势持续完善业务体系、丰富能力资源储备,增强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功能,持续打造“城市综合开发+”核心竞争力,引领企业更坚实、更长远、更高质量发展。
坚持居安思危、改革创新。创新是企业高速发展的法宝,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因。中交城投不断在自我审视中探索改革创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形成契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和文化。“10年来我们的商业模式不断在创新,根据政府和社会的需要而调整改变,通过市场化的检验,不断地调整业务模式和管理流程。”丁仁军补充道。
坚持精益管理、高效运营。中交城投始终围绕提升效能,不断完善管控模式和组织架构,优化流程再造提效率,重塑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在管理上精益求精、在生产上精耕细作、在经营上精打细算、在品牌上精心营造,用精益管理的确定性应对经济周期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提高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管理质效。
坚持风险防控、严守底线。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转型期,很多原本擅长高周转、高毛利、高杠杆快速扩张的房企掉队,但是中交城投始终“在牌桌上”。这得益于中交城投高度重视风险管理,把风险防控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红线意识,在激荡的时代变动中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
中交城投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毅表示,“作为投资类的企业,中交城投始终把风险的管控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区域上,选择杭州湾、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的节点城市,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来开展业务。在业务的选择上,中交城投总体的业务发展方向没有因为这个过程中一些局部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战略始终没有发生偏移,始终是围绕城市建设来开展业务,所以专业化的能力和专业化的水平得到了市场认可。”
面向未来,中交城投开启“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以“高质量发展突破年”为主线,围绕“经营业绩、主责主业、转型升级、能力提升、深化改革、强根铸魂”六大方面,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坚持不懈稳发展控风险,让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领先同行,持续优化资产规模增速、资金使用效率等指标,发展质效稳步向优,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展现央企担当。
担纲“城市合伙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
回首10年来,中交城投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秉持“国家所需、人民所盼、中交所能”理念,聚焦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致力于让城市更宜居、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就是实践“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体现。
中交城投快速构建了集价值策划、产业引入、投融资、设计、建设、运营、服务“七位一体”的全产业链,扎根大湾区十年来,以“城市合伙人”的角色,为城市综合开发运营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打造了一批产城融合的新地标,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交城投与广州南沙新区携手,将灵山岛尖精心打造为一个宜居、有韧性且充满智慧的公园城市,投资建设并运营国内规模最大的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当前,正在进行南沙南部城市建设,进一步推动南沙打造最中国、最岭南、最现代、最国际的“未来广州”。
在珠海,作为率先踏足横琴的央企之一,中交城投勇立时代前沿,与横琴携手共进、共同发展,完成了横琴城市综合开发投资与建设项目,匠心打造了300米高的中交汇通横琴广场,加快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同时在企业招商引资以及推动琴澳深度融合等方面持续贡献力量。
在佛山,中交城投开启“人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按照“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共融”的思路,投资建设了佛山市顺德高新区西部启动区一期项目和顺德(伦教)中交智造科创云廊、中交·城建壹里科创云廊等多个项目,通过完善的配套建设、高端的城市形态、多样化的服务等功能吸引产业入驻聚集,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具有特定功能内涵和鲜明产业特色的智慧新城,有力推动了佛山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
在杭州,中交城投2019年加入富春湾新城开发,遵循“一年破题、三年变样、五年基本转型、十年初具雏形、二十年基本建成”的发展规划,实践“未来城市”的理念,经过五年的精心建设,让这片曾因造纸企业遍布而遭受生态创伤的土地,实现华丽转身,稳步迈向“育产、建城、聚人、强科”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在上海,中交城投与青浦区携手推进凤溪“城中村”改造项目,融合示范区线TOD站点开发,高标准打造“站城一体、绿水相融”的新型城市活力空间,形成“产城融合、繁荣共生”的良性发展循环,致力于将凤溪打造成为产城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典范。
丁仁军表示,城市是承载人民幸福生活和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空间,城市更新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凤溪“城中村”改造项目恰逢长三角一体化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承载着改善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品质的时代使命。面向未来,中交城投将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和央企的使命担当,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优化公共环境、完善公共服务、增强社区活力,让凤溪这片土地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魅力,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城市更新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交城投准确把握国家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行动、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截至目前,已在9省(自治区、直辖市)21城落地投资项目超90个,总合同额超过5200亿元,充分发挥央企平台的全产业链优势,紧扣城市发展脉络,积极探索产城人融合,赋能区域乃至城市的高能级发展,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方面交出了新时代的“高分答卷”。
坚持“城市综合开发+”模式,构筑城市美好生活
中交城投从最初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投资人+EPC”模式,到为城市发展提供从价值策划、规划设计、投资建设、产业导入、资产运营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十年来形成了以“城市综合开发+”一二三四级联动的产品矩阵,坚定做好深耕城市、服务城市、运营城市的“城市合伙人”,引领着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中交城投通过政企深度合作,在广州南沙新区灵山岛尖项目创立了城市综合开发初始模式,不仅涵盖高标准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还系统集成了所有工程施工管理,以及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广场及基础配套工程等全方位服务,成功将昔日的桑林绿野小渔村转型升级为集海绵城市、生态堤、地下空间等现代化元素为一体的新型城区,为南沙乃至整个大湾区的城市发展提供了样本。
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中交城投以“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为核心,在佛山顺德高新区开启了“一二级联动+规划优化、参与产业招商”的城市综合开发第二个模式。这个模式不仅涉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空间的规划优化,还深入参与到产业招商中,通过引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区域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血脉,也是区域经济跃升的核心动能。当前城市综合开发进入“下半场”,更需要在产业端重点发力。中交城投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浪潮,通过精准匹配区域禀赋、创新产业运营模式、强化市场化能力,探索出一条“产业驱动、产城共生”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东莞,中交城投投资建设中交滨海湾科创智造园,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命健康等行业客户提供“高标准低成本产业空间”。通过打造轻生产偏研发花园式园区、沿城市主轴打造形象展示面的总体设计,以及提交的产业招商方案,得到政府高度认可,帮助地方平台一站式解决了产业定位、项目设计、企业招商落地的问题。园区还在建设期就已经与2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省外瞪羚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港资企业及8家重点培育企业签署意向入园协议,行业涵盖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装备、医疗器械、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新兴行业,在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一炮打响。
中交城投围绕“城市综合开发+”发展模式,根据不同类型的城市项目有针对性地提供区域低碳能源综合解决方案,已在广州、上海、金华等地投资建设城市综合能源项目,推动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
去年“五一”假期,中交邮轮·城悦天地联动4A级景区广州南沙天后宫,在妈祖诞当天上演了一场海上非遗大秀——英歌舞表演,以“妈祖”文化为纽带,将南沙的现代化邮轮产业文化与传统妈祖海洋文化交融结合,吸引了大批观众到场。这也是中交城投在打造大湾区核心商业地标的一次全新探索:借势邮轮复航,引入潮玩主力店,联动周边多处文旅资源强化“滨海文旅商业”标签,同时通过一系列文旅活动、社区文化活动引流,形成“规划—招商—运营—调改”的动态闭环,将中交邮轮·城悦天地这一空间转化为公益载体,强化项目服务市民的属性。
依托产业、能源和商业三大核心板块与城市综合开发高效协同,中交城投为城市发展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为未来城市的美好生活描绘新场景。张毅表示:“未来城市的形态、城市的需求,以及产业、交通、人口多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我们重要的研究方向,很多的研究成果在我们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中交城投的责任就是为城市发展提供总体解决方案,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各项需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交城投坚定“城市综合开发+”模式、深耕“两湾一江”区域的发展战略,以“二次创业”的实干精神和卓越实绩,加快建成“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城市发展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撰文:柴亚娟 梁万清 供图:中交城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