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学者:愿人间是万紫千红的芳甸,莫要沦为强权修剪的樊篱
导读
长期以来,西方不仅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还不断试图将自身的意识形态模式强加给世界其他地区,致使《联合国宪章》中强调的平等原则难以真正实现。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沦为了维护西方霸权的工具,而其他文明对塑造世界秩序的贡献则被忽视。一个更完善的国际制度框架应将非西方的哲学和文化体系融入其中,打造公平、包容的国际环境,促进全人类的共同进步。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马尔科斯·科尔德伊罗·皮雷斯 (Marcos Cordeiro Pires)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
今年6月26日是《联合国宪章》诞生80周年纪念日。《联合国宪章》在序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了其基本原则,包括防止战争、维持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平等权利、维护正义、促进社会进步、改善民生等。这些原则精神是现行国际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
自1945年以来,在联合国体系下成立了许多多边机构,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难民署等,它们在各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不幸的是,现在我们正在目睹《联合国宪章》原则在世界许多地方遭到践踏,而践踏它的,正是自诩为这一秩序的缔造者和“顶梁柱”的某些大国。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不稳定因素丛生,地区战火频仍,核威胁阴云不散,主权国家屡遭侵犯,单边主义愈演愈烈。国际秩序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压力测试,挑战与机遇并存。
西方大国声称,是它们创造并捍卫了国际规则,指导着国家间如何共存。在这种观点的指引下,西方试图将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模式强加给世界其他地区,仿佛它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纵观19世纪和20世纪欧洲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历史,其中包含了大量以“教化”和“传教”使命为名犯下的暴行。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除了军事、政治和经济上的统治之外,西方国家还建立了庞大的理论和意识形态机构。特别是在国际关系领域,英美国家的声音非常响亮,而来自“全球南方”国家的声音则非常微弱,似乎非西方人民不能对国际政治的本质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世界各地的大学本科课程中,国际关系教材往往采纳的都是西方观点,这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仿佛西方视角就是唯一真正合理的分析范式。
从提出“文明冲突论”的塞缪尔·亨廷顿,到鼓吹西方自由主义模式是“历史的终结”的弗朗西斯·福山,再到大国冲突不可避免的“修昔底德陷阱”之父格雷厄姆·艾利森,这些名声大噪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家有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全都认为国际秩序是一场“零和”博弈,维持一个国家的安全和福祉只能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从本质上讲,在现实主义逻辑的背后,是个人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类的终极目标不过是理性地将个体利益最大化。基于这一观点,现实主义政治学家用个人层面的经验来推断民族国家的行为,因而得出了“国强必霸”的结论。
西方还有一些其他的国际关系理论学派,比如自由主义,它主张将其定义的“民主”和“人权”概念的普世化,而这往往为世界各地的干预行动和政权更迭提供了借口。又如建构主义,主张将非政府组织、社会运动、工会、教会等非国家机构纳入决策过程,看上去好像更为“进步”,但也往往沦为破坏稳定的工具,通过所谓“颜色革命”这一“混合战争”手段实施对外干预。
说到这里,不难看出以上三种诞生于英美国家的国际关系理论的本质,都是维持当前国际秩序现状、维护美国霸权地位的工具。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在此背景下,美利坚大学印度裔教授安明傅 (Amitav Acharya) 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美利坚大学教授:世界秩序不是西方“专利”)。他强调“全球南方”国家在塑造国际关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不同文明、国家和人民之间关系的基础不是霸权主义、西方至上主义、单边主义、“零和”逻辑。
有鉴于此,我们在讨论建立新的国际制度框架时,不妨将西方世界以外的理念和哲学思想纳入考量。例如非洲的“乌班图”思想认为,人类是一个更广泛、更有意义的关系共同体的一部分。根据这一哲学,人们应当包容开放,相互支持,不因他人的优秀而感到威胁,通过团结协作实现更大成就,并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进步的源泉。
再如,中国传统儒家的伦理体系、道家阴阳相济的辩证法则,以及古代印加文明中主张人与自然紧密相连的“帕查玛玛”思想,都应成为国际体系的指导理念。
总之,人类社会应该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花园”,而不是单一作物的“种植园”,每一个文明、文化、民族都是一朵美丽的花。在当前的危急关头,人们有必要努力构建一个新的世界秩序,保证所有人都能实现80年前联合国成立时所作的所有承诺。和平、安全与繁荣只可能是集体努力的结果。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Birth pangs of a new world order"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唐文若
编辑:张钊
实习生陈明静亦有贡献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