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听证会开到村民家门口 太原阳曲县检察院高质效办案让法治温暖乡村
“感谢检察院给了我们改过的机会,以后一定守法!”拿到《不起诉决定书》的朱某某激动地握着检察官的手说。近日,阳曲县检察院办理了一起特殊的盗窃林木案。朱某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在组织者韩某某指使下,多次在当地山林盗窃林木,直到案发都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触犯法律。
“我们都是零星伐的荒山上的树,咋就犯法了?”案件办理过程中,不少村民的疑问让检察官意识到,简单的“就案办案”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既要依法处理,又要让村民心服口服,还得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为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阳曲县检察院决定将听证会搬到朱某某等10名犯罪嫌疑人所在的村委会举行,邀请人民监督员、听证员、村民代表共同参与。
检察官结合真实案例,向村民解释盗伐林木的法律后果。“伐自家地头的树可能没事,但伐集体或国家的林木,就是违法犯罪……”听完说法释理的村民纷纷点头。
听证会上,检察官并未当场作出不起诉决定,而是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后,带着问题回到检察院深入研究。经过全面审查案件事实、证据及听证评议结果,最终对情节轻微的朱某某等10名村民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确保法律适用精准、程序规范。
检察机关综合考虑涉案情节、村民认罪悔罪态度及社会影响,对组织者、情节较重的参加者依法提起公诉,既体现法律刚性,又传递司法善意。
结案不是终点,“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才是目标。检察官结合案件开展法治宣讲,并建议当地加强山林管理,从源头减少类似案件发生。参与听证的人民监督员感慨:“把听证会开到村里,既讲法理又讲情理。”
小案连民生,高质效办案永远在路上。从庄严的听证室到充满烟火气的村委会,变的是场所,不变的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初心。阳曲县检察院用专业守护公正,法治的种子正在乡村生根发芽。
刘云峰 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