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免罚款3.8亿元!满意度保持高位!安徽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大皖新闻讯5月8日,安徽“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新闻发布会在省行政中心举行。大皖新闻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4年,安徽省排查整治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88个,办理免罚轻罚案件3.4万余起,减免罚款3.8亿元,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办结涉企行政复议案件4433件,调解和解率24.63%,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4亿元,进一步优化了法治化营商环境。

推广运用“六尺巷工作法”
2024年以来,安徽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锚定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全链条贯通发力,连续4年清单化推进实施全省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十项重点行动,丰富拓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政检查“综合查一次”、信用修复“一件事”、“六尺巷工作法”等具有安徽辨识度的法治成果,民营企业对我省法治环境满意度持续保持高位。
2023年,“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被写入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据了解,2025年安徽省将推广运用“六尺巷工作法”,进一步实施“多元调解+司法确认”等工作机制,促进商事纠纷实质性化解。
安徽省高院将针对市场主体关心关注的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堵点痛点问题,进一步研究提出多元化解工作举措。同时,巩固深化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果,将所有诉至法院的涉企纠纷均纳入审判全流程管理,优化涉企纠纷立案后先行调解及转入审理程序流程衔接,依法保障商事主体诉权。还将充分发挥与省工商联、省中小企业协会等省直“总对总”合作单位在线诉调对接机制作用,吸引更多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入驻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推动更多商事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前端。
开展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试点
行政执法是政府履行法定责任、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主要方式,与企业经营发展、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2024年以来,安徽省司法厅把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监管作为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整治和监督,排查整治逐利执法、选择性执法、随意检查等突出问题,有效提升了行政执法监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据介绍,2025年,安徽省司法厅将深入践行执法为民理念,以统筹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抓手,以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为切入点,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监管行为,切实做到“管住风险、无事不扰”。
安徽在芜湖市开展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试点,采取系列举措推动改革真正落地见效。拓展应用场景,全面整合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先后发布四批“综合查一次”联查事项清单,将43个行业领域的1877个单部门检查事项整合为396个联查事项,整合率78.9%;深化数字赋能,在全省率先全面运用“检查码”,明确要求“无码不入企,入企必亮码”,实现行政检查全过程可追溯、可监督;强化政企互动,在工贸等31个领域推广运用检查标准清单,并提前发放给企业,引导企业自查自纠。
目前,芜湖市累计通过“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企业1743家次,减少检查次数2799次,较改革前减少约61.6%。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优化信息平台,系统总结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试点经验,为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
严厉打击“网络黑嘴”等
近年来,恶意举报、职业索赔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干扰企业正常经营,也破坏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对此,安徽省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规范处置流程,包容审慎监管,出台规制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2024年,安徽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接收疑似恶意投诉举报9.13万件,总量首次出现下降。
据介绍,下一步,安徽市场监管系统将完善制度机制,积极推动相关法规政策的修订和完善,进一步明确恶意举报、职业索赔行为的认定标准、处理程序和法律责任,为监管执法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依据;建立全省市场监管投诉举报异常名录归集系统,推动建立长三角投诉举报异常名录信息交互和共享机制;加强监管执法和业务培训,提高执法人员对恶意举报、职业索赔行为的识别能力和依法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与司法、公安、网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建立常态化的协作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治理格局。
大皖新闻记者 于源绮
编辑 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