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体检正常却查出癌症晚期?防癌体检亮相省肿瘤医院
你身边或许有这样的人:每年都按时体检,体检报告也没什么异常,却突然查出了癌症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普通体检真的能防癌吗?7月11日,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正式启用,为这个困扰大众的健康难题提供了专业解决方案。江苏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束一平说,癌症防治,预防为先,早筛是关键。健康管理中心和早筛早诊门诊的设立,就是要将工作重心前移,从源头上筑起抵御肿瘤侵袭的防线。通过系统化的健康评估、精准化的筛查路径、科学化的诊疗措施,努力将潜在的肿瘤风险“揪”出来,消灭在萌芽状态。

早筛早诊:肿瘤防治的关键突破口
作为全省首家依托肿瘤专科医院平台建立的健康管理中心,该中心以“肿瘤早筛”“防癌体检”为核心,整合检前风险评估、个性化体检、检后绿色通道及长期随访服务,构建覆盖疾病全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
江苏省肿瘤医院院长宋宁宏表示,癌症防治的关键在于一个早字,通过科学筛查和全程管理,许多肿瘤是可防可治的。
“我们医院接诊过一位40多岁的男性患者,通过胸部CT查出早期肺腺癌时,他完全不敢相信。这位患者每年都按时体检,但常规检查一直没发现异常。幸运的是,这次早期发现让他只需手术即可,无需后续治疗。如果再晚发现,五年生存率可能大大降低。”
宋宁宏指出,常规健康体检与专业防癌体检存在本质区别。普通体检主要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肿瘤筛查只是附带项目;而专业的防癌体检需要根据个体年龄、家族史、生活习惯等风险因素,量身定制筛查方案。
早筛早诊,是肿瘤防治的关键突破口。以结直肠癌为例,如今通过肠镜检查不仅能诊断,更能实现早期干预。“如果在肠镜下发现腺瘤性息肉,可以直接微创切除,避免进一步手术治疗。”
“这样患者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生活。但如果发现得晚,即使能手术,后续还需要辅助治疗,预后就大不相同。”宋宁宏 列举出的一组数据对比则更加触目惊心:早期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高达98%以上,而晚期则骤降至45.8%;早期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90%,晚期则可能不足20%。“早发现不仅意味着更高的治愈率,更代表着完全不同的生命轨迹。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还能大幅降低医疗费用和家庭负担,对社会医疗资源也是一种节约。”
精准防癌:量身定制的健康守护方案
防癌体检能提前揪出“癌魔”,可每次走进体检中心,面对各种套餐和检查项目,却又心存迷茫,忍不住发问:防癌体检到底该怎么做,才能给自己的健康加上一道坚实的“防护锁”呢? “防癌体检绝非‘千人一面’。” 江苏省肿瘤医院蒋峰副院长表示,该院健康管理中心推出了工作日“0元早筛门诊”服务,来访者到医院现场挂号,由资深肿瘤专家提供免费咨询,根据年龄、性别、家族史、生活习惯等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筛查方案。“如果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我们会建议40岁起定期进行乳腺超声联合钼靶检查;长期吸烟,尤其是年吸烟量超过20包人群,会推荐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宫颈癌筛查则推荐HPV检测联合TCT检查的‘双保险’方案。”
蒋峰表示,作为肿瘤专科医院,除了个性化定制外,健康管理中心配备有专业化医疗设备,如核磁共振、CT、PET-CT、内镜等,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肿瘤筛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其次,肿瘤专科医院的医护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具有丰富的肿瘤诊断和治疗经验,能够及时提供更专业的筛查和诊断服务,很多体检者拿到报告后,面对一堆医学术语往往一头雾水。蒋峰说,对于健康人群,医生会提供个性化的保健指导;对亚健康状态者,会给出针对性的改善方案。此外,当检查发现异常时,中心会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服务。对高度疑似肿瘤的病例,还会迅速安排多学科会诊,快速衔接后续治疗,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医院还会建立随访制度,定期提供复查提醒和健康指导。
链接:
哪些人要做防癌体检?
江苏省肿瘤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宋丹主任指出,45岁以上普通健康人群、有肿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以及长期接触致癌因素,如吸烟、酗酒、化工污染等的人群,都建议定期来进行防癌体检,
“我们遇到过不少案例,都是通过坚持规律的专业筛查,在癌前病变阶段就及时干预,真正实现了防患于未然。这比等到出现症状再治疗要有意义得多。”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如今肿瘤早期筛查的手段越来越精准、便捷。宋丹建议,公众要树立科学的防癌意识,根据自身风险因素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案,才能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肿瘤扼杀在萌芽状态。
肿瘤筛查做一次就够了?
答案是否定的。肿瘤筛查并非一劳永逸,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制定长期的“筛查计划”。不同人群、不同癌症的筛查频率和方式各有不同,例如: 40岁及以上、肥胖、高蛋白饮食的女性,需每1-2年做一次乳腺钼靶联合乳腺B超检查;宫颈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HPV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 45岁后可增加胃肠镜检查,后续检查时间根据结果确定; 65岁后若宫颈细胞学检查阴性,可暂停宫颈癌筛查,但乳腺和消化道肿瘤筛查仍需继续。
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何时开始筛查?
宋丹说,他们的筛查起始时间需结合癌症类型、亲属发病年龄及基因风险判断,通用原则如下: 比亲属发病年龄提前10~20年,如直系亲属在55岁确诊癌症,建议从35~40岁开始筛查; 特定基因突变携带者(如BRCA1/2突变、APC基因等),筛查可能需提前至20~30岁。
通讯员: 胥林花 方丽娟 吴梦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万惠娟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