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坚守】“高温下作业更要把安全攥紧”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头顶烈日坚守岗位
8月14日9时,记者在山丹路学校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建设者顶着烈日坚守岗位,用汗水诠释坚守与担当,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站在地面抬头仰望,记者看到,在不足两平方米的驾驶室里,女塔吊司机周友爱正熟练地将一捆钢筋稳稳降落在1号楼6层作业面。火热的阳光直透玻璃,照在她的身上。
为保障高温天施工安全,项目部采取“早晚干、正午休”的方式,避开高温峰值时段开展施工。每天清晨5时,周友爱就要爬上几十米高的塔吊开始工作;10时下塔休息,下午3时再上塔,直到傍晚7时30分才收工。“我干这行十几年了,每次吊着重物都全神贯注,不敢有半点儿含糊。”周友爱接着说,“为了少跑厕所,再热的天气也要少喝水。”
从晨光到暮色,她和同事一天要完成近七十次吊装。“高温下作业更要把安全攥紧,项目早点完工,孩子们就能如期就近读书,这点热也不算啥。”今年49岁的周友爱话里满是实在劲儿。
地面上,24岁的电焊工李云双已经工作了3个多小时。他头戴安全帽,身穿长袖防火服,面罩下的脸颊被汗水浸透,顺着下巴滴落在滚烫的钢板上。“焊枪温度比较高,夏天站在旁边,就像站在火炉边烤,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结出一层白花花的盐渍是常事。”
为了避免中暑,每天下午工作前,李云双都会喝一瓶藿香正气水,再带上两瓶矿泉水。“最热的时候,防护手套里能倒出汗水,有时候实在撑不住了,就到阴凉处休息下,歇几分钟再继续干。”李云双说,虽然工作辛苦,但看着一块块钢板在自己手中“拼接”成坚固的结构,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占地约33.7亩,总建筑面积约2.07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地上建筑(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报告厅、食堂及风雨操场等)、地下停车库(含人防地下室)、室外工程及其他工程等。“1号综合楼将于8月20日左右封顶,2号教学楼作为任务最重的区域,目前正全力推进地下室工程,3号实验楼因面积较小,工期相对较短,计划8月底开挖。”项目生产经理桂笑青说。
为保障工人健康,项目部不仅科学调整作业时间,避开正午高温时段,同时配备了防暑药品和降温饮品。“1号综合楼安排了4名安全员不定时巡查,及时劝离身体不适的工人。2号教学楼地下室(深约6米)因通风受限,安排了8台大型鼓风机促进空气流通。”桂笑青表示,目前项目上有80余名工人坚守岗位,全力向明年7月1日交付目标冲刺,为明年9月1日学校如期开学保驾护航。
据悉,山丹路学校项目规划班级12个,学位570个,建成后将有效纾解周边社区入学压力。
烈日灼灼,挡不住建设者坚实的脚步;汗水涔涔,镌刻着城市生长的印记。从高空塔吊的精准操控,到地面作业面的挥汗作业,建设者们直面烈日炙烤,紧追项目工期,让一个个建筑轮廓在英雄城南昌显露出清晰的模样。(洪观新闻记者 万敏/文 成奔/图)